2025年3月1日,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。十年来,确权登记从分散到统一,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★,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★,已覆盖所有国土空间★,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动产登记“跨省通办”试点工作再扩容。3月1日起,徐州、淮北、枣庄、商丘★★、宿迁★★、连云港★★★、菏泽、济宁、临沂、宿州等10个城市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★★,明确以“全程网办为主、线下帮办为辅★”的创新服务机制为核心★★,运用前沿技术★★,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高效共享。
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★★★,在便利化改革方面,十年来,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共享★★、流程、人员“三个集成★”,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、交易和缴税“一窗受理、并行办理”,扎实推进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★”和“跨省通办★”“全程网办★★★”,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全面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。全国累计已有2200个市县实施“交地、交房即交证”改革★,惠及1800万群众,近2100个市县开通“带押过户★”业务,累计办理“带押过户”40多万件,累积涉及卖方抵押金额(过桥资金)6000多亿元。
与此同时★★,我国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,对标国际先进水平★,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★★,最大限度减少申请材料和办事环节,压缩登记办理时间。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中,我国登记财产指标已跃升至全球第28位。
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方面,2018年,全国实现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“应登尽登”;2022年★★,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正式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;2023年,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全面完成,同步开展成果更新应用★★★;2024年,我国完成121个宅改、350个入市试点地区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任务,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共享移交。
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方面★★,目前我国累计有773个重点区域实现自然资源登簿“上户口”,涉及25个省份,覆盖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★★★、国家重点林区★★★、水流★、湿地、森林、无居民海岛、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。
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★,四省十市开展“跨省通办”★★,有利于提高登记便利化水平,降低群众的时间、交通等成本★★★。目前,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★★★,已全面实现预告登记、抵押登记★★、登记资料查询三项业务全国范围★★★“跨省通办”★。目前长三角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均实现了高频业务“全程网办”★,同时正在同步推进京津冀、成渝、粤港澳大湾区、中部省份等重点区域“跨省通办★”,方便群众异地远程★。(记者 梁倩)